自住需求主導市場 開發(fā)企業(yè)以價換量
樓市6月緣何再掀“熱浪”(市場觀察)
端午樓市成交漲幅驚人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在今年6月22日—24日的3天端午小長假中,全國主要的54個城市新房合計簽約套數為17198套,較“五一”小長假的12232套上漲了40.6%,同比去年的端午小長假,上漲幅度更是達到了103%。
在樓市持續(xù)回暖的背景下,今年端午小長假全國主要的54個城市,新房簽約量創(chuàng)出限購后“小長假”期間的新高。
同時,上述統(tǒng)計數據還顯示,54個城市近7周均保持了超過5萬的單周成交量,這一情況也是自2011年調控以來首次出現。分城市數據來看,一二線城市的成交量上漲最為迅速,特別是京滬廣深等一線城市和杭州、南京、蘇州等城市成交量在最近幾周均有明顯的上升。6月樓市量價有望再創(chuàng)今年新高。雖然限購政策未放松,但僅從成交量上看,仍有可能出現3年來最“火”6月。
市場依然在“以價換量”
“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圖生存。”一度放言趕超萬科的綠城中國董事局主席宋衛(wèi)平近日向媒體道出綠城的苦澀,綠城最近一口氣轉讓9個項目部分股權,套現33.72億元,只為“活下來”。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綠城就此徹底渡過危機,如宋衛(wèi)平所說:“限購限貸的調控政策,我們還看不到頭。”不過,頻繁“賣老本”不止是一線房企綠城自救的手段,事實上,更多的房企頻繁在騰挪資產,寄望于甩掉“包袱”可以盤活大局。
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股權交易企業(yè)中不乏標桿房企,包括融創(chuàng)中國、恒大、保利地產等都參與了并購。同時,有不少房企賣掉了旗下子公司。此外,有不少不以地產為主營業(yè)務的上市公司也紛紛剝離地產業(yè)務。
對此,業(yè)內專家稱,這意味著房企資金鏈依然緊繃。盡管近期樓市回暖跡象明顯,但高負債和高庫存依然讓房企非常頭疼。
廣州市同創(chuàng)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卓文在接受采訪時認為,2012年半年過去了,開發(fā)商買地數量銳減。雖然地方政府積極推銷土地,開發(fā)商在形勢沒有完全明朗之前,還是保持了克制。盡管廣州也有恒大花13億元搞了一塊單價地王,但總體看,上半年土地市場是相當的冷清。
業(yè)內專業(yè)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仍處于“以價換量”階段。開發(fā)商下半年努力促銷必不可少。
市場回暖缺乏政策支撐
近一個多月來,見諸報端的關于一些城市以各種名義擬放松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報道層出不窮。除了常見的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延長公積金貸款期限等舉措,有些城市還被曝推出了一些特別舉措,諸如石家莊的“微調限購”、揚州的“購房獎勵”、天津的“對企業(yè)拿地給予優(yōu)惠政策”、營口的“公務員購房補貼”等。
記者近日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今年北京有110多個項目降價,樓市成交量回升緣自降價換量。目前超90%購房者為首次置業(yè),調控未放松,房價反彈回漲不具支持因素。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日前在福州表示,經過兩年多的房地產調控,現在市場上的投機性需求基本上被擠出了市場。
著名學者易憲容近日指出,盡管眼花繚亂及看上去新一輪的住房市場繁榮又要開始,盡管一些地方政府推出軟性托市政策,但是只要是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不改變,那么國內住房市場要想再讓住房投機炒作者興風作浪根本就不可能。這是目前國內房地產宏觀調控最為重要的一道防線。
北京的一位業(yè)內專家也指出,目前很多開發(fā)商依然對市場缺乏理性認識,對局部市場的回暖過于樂觀。事實上,當前市場的回暖是缺乏政策支撐的,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不理性的漲價既會傷害剛性需求,也可能引發(fā)政策更嚴厲的懲罰。